“回避型依恋”来访工作的内在工作模式与反移情

发布时间:2024-03-25 15:39:42

来源:青岛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中遇到的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来访往往都是儿童青少年,很少遇到成年回避型依恋的来访,这是因为后者一旦形成了稳固的防御模式,就不再向外寻求帮助了。回避型依恋模式的重点在于,这种依恋风格在人们的内心中形成了一种深刻的信念:你必须自立,寻求帮助是一种软弱,你应该避免强烈的情绪,尤其是令人沮丧的消极情绪。

 

1、回避型依恋的内在工作模式

大多数性格回避的人为了适应原生家庭的养育模式,策略性的减少了自己的依恋需求,这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向主要照顾者表达了自己的依赖性和需求之后,必定会带来主要照顾者的拒绝——与其依恋,不如回避。

这种情况往往会发生在寄宿学校中,寄宿学校的孩子在离开家庭后,不得不“继续生活”。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就失去了一个可以让自己闷闷不乐、获得照顾、感觉被理解、表达沮丧或脆弱情绪的心理空间。

因此这些孩子不得不发展出一个坚硬的心理外壳,这种外骨骼似的防御系统,将需要帮助的、绝望的需求深深地埋藏起来,不惜一切代价地回避外在的支持和内心的呼唤。

精神分析学家罗森费尔德(Herbert Rosenfeild)在《僵局与诠释》中描述的自恋防御机制会攻击和诋毁渴求需求和依赖的自我,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会将这些(具有依赖和需求的自我)投射到他人身上并攻击之。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矛盾型依恋女性和回避型依恋男性的亲密关系配对中,他们就像刺猬一样,害怕分开,又不能太过接近。

由于回避型依恋者会把自己的需求藏得很深,因此他们人格的典型特征就是“喜怒不行于色”,他们在回避自己情绪的同时,也和其他人拉开了距离。

 

2、反移情情绪

这样的来访会让咨询师惯常的咨询技术失去功能,甚至会让咨询师感到挫败。这是因为回避型依恋来访会唤起咨询师的很多反移情,这些不被咨询师承认的反移情情绪(countertransference feelings),却是我们和来访工作的最重要线索。

具体而言,这些情绪包括无聊、死气沉沉、断断续续、迟钝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思想会变得呆板,身体的感觉会变得平淡。

和这样的来访工作时,咨询师会不知不觉地被拖入扮演(enactments)和角色反应(role-responsiveness)模式中,其结果就是房间里的两个人都变得麻木迟钝,几乎没有进行真正的治疗。

当我们与这样的儿童一起工作时需要知道他们本应正常的发展轨迹是如何(因缺乏良好的体验而)受阻的,并且懂得自己应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重启这种停滞的轨迹。这些孩子并不是孤僻,而是没有被“拉扯大”,他们需要一个“鲜活的同伴”来“重新开垦”他们的心智。

 

3、工作要点

这就一种具有发展观的精神分析方法和敏锐的观察技能。在工作中,需要帮助来访体验识别常见的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

同时还需要运用咨询师的真实性和自发性,在一次咨询中,避免过度使用诠释带来的危险,这样就能够让这些孩子相信自己在这些活动中进行治疗。

促进身体感觉的相互感知也是工作的重点,因为大多数回避型儿童切断了自己的身体感知,而身体感知能够让他们体会并响应自己发出的信号。

和回避型依恋来访工作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保持心理的活力,并对那些很容易从我们脑海中溜走的孩子保持好奇。这样的儿童和成人可能会让人感到沉默、无言以对、压抑、被动和过于自足。他们通常很少有能力体会和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他们的叙述能力有限,他们体验不到什么快乐。事实上,它们很少能激发周围人的希望、情感或快乐。

 

4、躯体反移情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往往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在游荡。事实上,咨询师的认知反移情(cognitive countertransference)很少会幻想/遐想自己的工作如何有用。相反,向我们提供咨询线索的,是我的躯体反移情(Somatic countertransference)——我们无精打采、缺乏存在感,我们无聊而又沉闷。

温尼科特(1994)告诫我们要活下来,并忍受“反移情中的恨”。对于这些患者,我们可能还需要警惕“反移情中的无聊”。

咨询初期的一个反移情就是:咨询师会怀疑这些来访是否遭受过可怕的虐待或明显的创伤——如被殴打、性虐待或目睹暴力,事实是,他们没有遭受过这样的虐待。他们遭受的虐待是忽视,这些孩子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而是因为没有发生什么。他们缺乏促进情绪健康发展的良好经验。